我們對新婚夫婦的祝福中,
總是喜歡說一句“早生貴子”。
當然不僅僅是祝福他們早日生兒子,
而是祝福他們為小家庭添丁家口達成圓滿。
而在待產婦中,
也有一種流傳已久的說法:
“男孩易早產,女孩會拖月。”
顧名思義,
男寶寶會迫不及待的發動,
總想早早的來到媽媽身邊;
而女寶寶似乎還要略微“打扮打扮”,
“矜持”一些才會出來找自己的媽媽。
果真如此嗎?
歐美曾有樣本研究結果表明:
懷孕周期越短,
出生嬰兒中男嬰的比例就越高。
挪威也有類似的數據支援:
足月(胎齡滿37盩厔42周)嬰兒中,
早於預產期出生的嬰兒,
男女比例約為1.17:1,
而預產期後出生的嬰兒中,
男女比例相當。
法國也有同類研究證明:
男性的出生比例隨著懷孕周期的增長而下降。
這些數據說明男寶寶提前“報到”的比例相對高一些。
不過,
這些數據按現在流行的話,
就是大數據。
具體到每家每戶每個孕婦,
大數據體現出來的這種規律,
就不具有絕對性和參考性。
大數據還告訴我們:
現在以統計學方法歸納出大部分胎兒的出生時間,
從末次月經第一天起算,
38-42周這一個月當中,
其中的中位數(40周)被稱為預產期。
但真正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只有4-6%,
不過,
從37-42周之間出生的寶寶都叫足月兒。
自然發生的陣痛/分娩有的在37周,
有的在42周,
或早或晚,
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?
答案是未解之謎。
因此,
在預產期間胎寶寶到底姍姍來遲還是早早報到,
並不取決於胎兒性別,
而是取決於
1、孕婦的健康狀況、
2、是否多胎(多胞胎由於內容物倍增,可能導致早產)、
3、母嬰的營養狀況、
4、胎兒的發育程度
(入盆意味著1-2周后會分娩;見紅表示這一兩天內會開始陣痛)
等多種因素。
所以,
我們看到胎寶寶提前發動或遲遲不動的時候,
開始盲目的判斷即將出生的嬰兒是男寶寶或女寶寶,
這種反推胎兒性別是完全不正確的。
從上世紀中,
胎寶寶性別與分娩時間的關聯性即被注意到。
在我國,
早產兒男女比例約為55:45,
性別比為1.22,
這個數字隨孕周增加而降低;
足月後性別比約1.12 ;
40周之後男女比例趨向一致性別比約1.0;
總的男女性別比是一般熟知的1.05-1.06。
但要特別指出,
雖有這樣的性別差異,
男孩確實比女孩更易早產或在預產期前生,
但絕不能說懷的是男孩就一定會早產或早產的一定是男孩。
男孩、女孩都可能早產,
只是男孩機會比女孩略高一些。
PS:
男女有別,
從受精才分裂成2個細胞就開始了,
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從這時就開始產生影響。
男性胚胎的淘汰率略高於女性胚胎,
男性胎兒的早產率略高於女性胎兒,
男性胎兒的產期略高於女性胎兒,
男嬰出生後的夭折率也比女嬰略高,
甚至女性的壽命也是高於男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