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最該學會的,
是如何好好和家人溝通。
張靚穎刷屏了,劇情卻很讓人無奈:張靚穎和男友馮軻即將在意大利舉行婚禮,張媽媽卻突然發表了一封“公開信”,反對這樁婚事。
也許又是一樁羅生門。但撇開誰是誰非的問題,這場家庭倫理大戰卻提供了一個視角,讓人反思為何一個好好的家庭,會淪落至此。
張媽媽說自己得知消息,是通過媒體:“現在,我屬於‘親朋好友’裡的‘親’?還是‘朋’?還是‘好友’呢?我不知道,因為直到現在,靚穎都沒告訴我這個消息。”
女兒要結婚,媽媽卻不知道,這自然令人心塞。
可是張媽媽明顯也沒跟女兒商量,就直接上公開信。張靚穎作為公眾人物,直接將其私事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,其中肯定有愛,但不能說沒有鬥氣的成分。
母女兩人就不能坐下來,好好談談,非要吵得沸沸揚揚,雞飛狗跳才好?
誰對誰錯,我們無法判定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:這個家庭悲劇的釀成,根源其實是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出了問題。
我們身處在一個不太懂得表達情感的社會,而其中最缺乏交流的,恐怕就是父母和子女。
父母生病,總要瞞著子女,因為害怕子女事業暫停,為自己擔心;子女闖了禍,也要瞞著父母,覺得他們老了,也沒啥用。
長久以來,在至親面前,我們都選擇了沉默。
在張靚穎這件事上,張靚穎和馮柯都已經拍拖13年了,張媽媽還是不相信兩人的感情。這麼長時間的溝通不暢,13年來都沒有被疏通,張媽媽最終甚至要通過媒體獲知女兒的一舉一動。
我們可以輕易和外人交談言歡,但卻不願浪費時間和最親近的人說上兩句,甚至連發脾氣都只會對父母發。既然是至親,不用多說都應該心領神會。但哪裡有人能夠看穿別人的心思,哪怕是血脈相連,朝夕共處。
小時候兒女想要和父母說上一兩句話,父母總以工作忙推脫;兒女長大了,父母想要和兒女說上一兩句話,兒女如法炮製。
最終,雙方都陷入了死迴圈。想要打破死迴圈很難,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聊天說話的習慣,往後再想輕易交談也很難了。實在講,父母子女相互看著對方几十年,不過就像陌生人在同一屋簷下相處了幾十年。
去年有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:“你對自己母親了解多少”,結果令人吃驚:六成多大學生不知道母親的生日,七成甚至連母親的年齡都不知道。
“我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麼菜,因為她都是按我的喜好做菜。沒給媽媽買過衣服和鞋子,所以不清楚尺碼。”這種尷尬的回答,屢見不鮮。
李安的電影《飲食男女》講的同樣是這樣尷尬的家庭關係:父親老朱每周雖然辛苦做一大桌菜,可是女兒回來了,說不上兩句就會吵起來。
說不上誰對誰錯,反正矛盾積重難返。
物傷其類,我們當中有幾個敢說,自己與父母、子女好得跟朋友一樣,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互相交心解決,而不用可憐得要通過第三方渠道才知道對方在幹嘛?
在最完美的家庭關係裡,首先是每個人都當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。
龍應台在《目送》裡說:“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:你和他的緣分,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”
即使你渴望代替他的角色,也絕不可能。只有真正認識到我們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,才有可能相互尊重。在尊重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對話。
在對話中,給予對方你的愛,而不是你的想法。
子女之所以會覺得父母煩,是因為父母總在“為你好”的包裝下,強行灌輸自己的想法。
真正的溝通,毋寧說只是一種討論。大家講出自己的想法,為什麼這樣想,你接受也好,不接受也OK,無論如何,盡心儘力相互支援。
每天必須要有時間和家裡說話。
哪怕用微信,哪怕只是問問今天家裡吃了什麼菜。一開始總是痛苦的。但要打破壞迴圈,只能從痛苦開始。
有個法則這樣說:一件事堅持做21天,也就成了習慣。和家裡的人哪怕沒話也要找話說,一段時間過後,也就成了自然。
朋友來來去去,愛人也並非永恒,只有家人才始終是自己最可親近的人。如果淪落到在家裡都沒話說,即使贏盡世界又有何用。
這一次事件引發的反思,希望大家都不只是在圍觀。
ddnews:張靚穎
留言列表